随着2013年三季度末的临近,银行的揽储大战已蓄势待发,不少银行纷纷上调存款利率,“特别是资金相对缺乏的股份制银行、城商行,表现得更为积极”。据悉,自去年央行推动利率市场化,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上调至基准利率1.1倍之后,不少银行已陆续上调了存款利率,除国有五大行及邮储银行、南京银行外,中资行大部分均将活期、3个月至1年期定存利率上浮至基准利率的1.1倍。不过目前2到5年期的存款利率上调至1.1倍的银行仍为少数,且多为城商行,如大连银行、宁波银行、杭州银行等。外资行中,渣打、花旗等银行该期限的定存利率反而有所下调。存款利率提前上调的银行会有所收益,但也非决定因素,先前拥有较多网点和同业联盟,以及理财产品的银行更已经尝尽甜头,比如兴业银行。但兴业银行如此吸食中小银行尤其落后地区资金的行为,对当地社会的发展是不利的,这就需要监管当局对机构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做出监管平衡。这正好印证了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2012年5月到访美国卡内基和平基金会时表示的观点:建立地方中小型银行,对中国金融改革来说,更具效益。利率自由化,则帮助不大。